1月10日,由机器人大讲堂参与主办的2019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近几年来,机器人概念火爆全球。资本裹挟着产业,催生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出现在各个细分领域。2018年,经济下行,迫使机器人产业在一派激情昂扬中沉着冷静。
此时,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智能时代终将到来,那一刻将给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等待下一个时代来临的漫长过程中,无论你是弄潮儿还是随波者,此刻静下心来,聆听前行智者的经验与猜想必不可少。
丁汉院士
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是基础、机器人是重要角色、人工智能是翅膀
我们国家的制造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是人类追求的最高阶段,智能制造的三个主要抓手是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暂能。
数字化技术有三个要素: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传感器技术。未来由传感器发展起来的产业将十分宏大,它作为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将无处不在。我们能够通过大数据预测制造表层现象深层的问题,并通过在线的工艺优化提升制造品质。
人工智能是将人类的智慧向机器上迁移。而把能工巧匠的经验专业到机器上,需要大量算法、经验和数据的支持,也需要提升自我深度增强学习的能力。
共融机器人是发展未来趋势,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能够与作业环境、操作者和其它机器人之间交互,自主适应复杂任务和动态环境。机器人加工是共融机器人应用的典型代表,未来用于加工的机器人将具备高灵巧性、可变刚度、轻量化的结构与驱动,具备工艺知识与多传感信息驱动的顺应控制,将会成长为综合机器人本体高性能和基于工艺知识智能控制的“能工巧匠”。
乔红教授
未来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形成自己的情感
机器人如果从外向里做,永远做不成人类的朋友,因为它没有真正的情感。但如果机器人能够产生一个网络(类似人类多巴胺的功能),它就可以高兴了。
虽然目前脑科学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但如果将已有的成果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便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类脑机器人。如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环境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和人有巨大的差别。类脑科学的加入,就是从内向外模拟人类的过程。
而我们所说的类脑科学,是涉及到神经科学、半导体科学、材料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科学。这是一个系列而漫长的过程。
陈光先生
坚定看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空间
我们重点支持具备核心技术能够持续提升研发能力与产品性能的领先企业,聚焦具有技术先进性、产业稀缺性和市场成长性的先进制造企业,发掘坚守制造的优秀企业家及团队,投资支持了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业龙头企业,长程陪伴企业成长。
今年机器人行业在去年基础上增速有了一定的放缓和下滑,但是可以看到驱动机器人的因素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劳动成本的提升,机器人性能的提升没有发生变化并持续发生作用等等。虽然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认为国产机器人目前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巨大的。机器人的发展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我们仍然坚定看好智能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空间。
肖军先生
短链、智能、共生,京东以机器人之名打造全球智能物流
2017年京东物流正式成立,形成了独立运营的物流企业,同时也推出了他们的3S战略:短链、智能和共生。
短链即从仓储、分拣到配送,尽量减少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搬运次数,缩短配送距离。完成短链的建设,重要的是把智能应用到物流行业,2014年京东建成了首个自动化运营中心“亚洲一号”,在当时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物流中心。共生则强调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物流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根据京东应用的需求以及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痛点掌控进行研发,并由机器人行业的合作伙伴完成中间环节的一部分生产制造的过程。
中国行业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怎么将机器人的技术快速地应用到最适当的场景中。
简单地分为几个方面,一是怎么用机器完成货到人,二是自动的包装,三是自动化立体存储,四是机器人抓取、拣选。
机器人项目和AI相结合,便是用搬运机器人代替操作工人的双脚,机械臂代表工人的双手。通过AI,通过图像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代替我们的眼睛,对人的行为完成取代。
“双十一”期间,3-4天才能完成的清零工作,京东AGV基本当天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因为立体化的存储,减少了大量重复的劳动力,综合算下来比人力仓储的成本降低30%左右。京东目前有超过550个大型仓库,全国超过1200万平米的仓库面积,截止到2018年12月31号,我们上了68个自动化的仓库。万里长征,京东才走了第一步。
许礼进先生
机器人行业要从市场谋求发展
机器人行业不同于别的传统行业,这个行业是一个创新能力要求很强的行业。
机器人行业更多的应该从市场上去探索、去培育、去寻找一条发展之路。
国产机器人应该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先寻找立足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再不断壮大根据地,然后慢慢的突围,才能有所发展。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培育了巨大的机器人市场,给国产机器人带来了大量的机会。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门类最齐全,而且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会,机器人企业只要找到突破口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可以探索出一条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之路。
机器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三个要素,一是经济性,二是易用性,三是人才。
中国很多产业希望机器换人,也希望进行自动化改造,但首先要考虑投资的设备、投资的机器人生产线需要多少钱,需要几年回收成本,这是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必然的趋势,因此降低机器人的成本,形成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就变得非常重要。目前的机器人并不是智能化很高的产品,本身有很多局限,操作使用很不便捷,所以机器人在易用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大量的操作、维修等专业人才的支持。另外随着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必须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机器人必须跟互联网、跟人工智能、跟大数据,跟每个行业的产品工艺相结合。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机器人行业才有可能快速发展。
企业最终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机器人的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机器人企业要进入市场,积累各行业客户的需求,研发针对行业应用的特殊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郭锐先生
机器人解决电力设备检修人员不足的问题
中国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网,但是电力设备的检修人员严重不足。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在电力领域得到应用,缓解了电力设备检修人员不足以及工作状况复杂危险等问题。
电力行业共有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个领域。针对各个不同领域,都需要相应特种机器人进行检修作业,如火电站的凝汽器清洗机器人、架空输电线路巡视无人机、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海缆检测机器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等等。这些机器人不仅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还有效缓解了人员不足的问题。
注:本文转载至互联网,有删减。